文本、行動與療癒:第一次學術社群報導

  • 2022-10-15
  • buddhist網站管理員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學與心理學跨領域」研究計畫於111學年邁入第三年,圍繞「文本、行動與療癒:佛教經典與行門教育的閱讀、觀察與詮釋」總計畫,聯合佛光大學、政治大學、東華大學、慈濟大學等學者,推行學術社群活動、講座、研討會、經典跨域集注讀書會,旨在從佛學、心理學、哲學等視角,針對影響漢傳佛教深遠的《起信》、《圓覺》、《楞嚴》等經典,吟味出其宗教修行之心理經驗意涵;以跨學科視角,觀察佛教學院行門教育的運作,完善行門教育系統。
第一次學術社群活動舉行於2022年9月23日雲水軒,由總計畫主持人暨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引言,政治大學哲學系李維倫教授、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彭榮邦副教授、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翁士恆副教授、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林文瑛教授、周蔚倫副教授、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林欣儀助理教授、曾稚棉助理教授等社群師生22人與會。
會上說明本學期的計畫重點,乃在共讀《大乘起信論》以開出有別於本體論之詮釋;探討佛教學院行門教育之實施方法和理論;透過跨領域合作集注,編纂一部《起信論》的佛教與心理學對照辭典。接著介紹七項子計畫與四場講座主題。八次的社群活動與《起信論》讀書會結合,運用法鼓文理學院數位典藏組「DEDU對讀文本製作工具」,對照《起信論》異譯本,並列呈現社群成員各自對經文的理解。
隨後,聚焦《起信論》中的摩訶衍、五門修行、見真如、無分別等概念,從修行的心理經驗視角加以闡釋。
討論中指出,將「真如」解釋成能生萬法的真心本體,會與佛教「緣起性空」立場齟齬。如能了解《起信論》所說的大乘(摩訶衍)之「法」是指「眾生心」,眾生的心理活動擺盪在受苦經驗以及為了離苦而驅動的修行經驗之間,亦即在世間與出世間來回行動,即是摩訶衍義。而真如就是修行過程本身,是因不斷消解自我——「捨」之實踐而獲致的經驗。此體驗並不是作為客觀對象由認識而得,也不是超越身心生滅過程之外的更高之本體。
關於「捨」,《起信論》談「五門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的修行重點即在捨掉自我,而非在執取某一道德相;真如便是日常生活中可體驗到的「去執」經驗,也是「隨順得入真如三昧」之意。
再者,「見真如」是「如其所是」的體驗,洞察到事物會受特定的關係脈絡影響而這般呈現,也就是受「假名」所限。進而能證得「一切法空」而達「無我」,乃至不執取長短方圓或生死涅槃等相而達「無相」。
當「見真如」時,行動主體的存在狀態便會轉化,以唯識學術語即是指「轉識成智」,此智是「無分別智」。關於「無分別」,也觸及其與一個嬰兒常表現出的「未分別」狀態異同的討論。
相較於聲聞乘,大乘更徹底反省了佛教的倫理性和「語言」的限制。因為即使是出世間法,也會因其本質是語言而有遮蔽性,是以大乘連「涅槃」、「空」等也指出都是「假名」。
但在心理治療立場「語言」是不可或缺的。作為心理師的「修行」,要緊緊依著個案的語言去深入其境,關鍵更是要擺脫會帶入自身情境的心理師自己的語言名相,亦即抽離由一套固定化了的語言所建構的現實次序,以便純粹地理解個案的世界,觀看個案顯現其自己的構成(constituting)過程。這時的理解,便不是一種語言推論,而是經驗性的。於是反省佛教傳統講的止觀之「觀」,應也不單只是語言推理的過程,而是觀照自己與眾生之間的關係脈絡。


311571675_194125322978274_6891674298965740510_n
政治大學哲學系李維倫教授以現象學還原觀點與催眠實驗,為《起信論》開出新穎解讀。

311235701_194125422978264_4730599623308350309_n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學與心理學跨領域」研究計畫於111學年邁入第三年。圖為第一次學術社群活動。



311596923_194125596311580_6273499683082510021_n
第一次學術社群活動由總計畫主持人暨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引言。



309997045_194125359644937_8674238232382354635_n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右)以其深厚的唯識學學養,深刻分析《起信論》名相與思想。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翁士恆副教授(左)將嬰兒的心智發展歷程帶入討論。



310021675_194125449644928_2870734118031746944_n
左一為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周蔚倫副教授。


310265730_194125619644911_4943395425917541399_n
中間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曾稚棉助理教授。


309468079_194125386311601_8244196295782780532_n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彭榮邦副教授(右)以精神分析視角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