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行动与疗癒:第一次学术社群报导

  • 2022-10-15
  • buddhist网站管理员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佛教学与心理学跨领域」研究计画于111学年迈入第三年,围绕「文本、行动与疗癒:佛教经典与行门教育的阅读、观察与诠释」总计画,联合佛光大学、政治大学、东华大学、慈济大学等学者,推行学术社群活动、讲座、研讨会、经典跨域集注读书会,旨在从佛学、心理学、哲学等视角,针对影响汉传佛教深远的《起信》、《圆觉》、《楞严》等经典,吟味出其宗教修行之心理经验意涵;以跨学科视角,观察佛教学院行门教育的运作,完善行门教育系统。
第一次学术社群活动举行于2022年9月23日云水轩,由总计画主持人暨佛光大学佛教学系郭朝顺教授引言,政治大学哲学系李维伦教授、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彭荣邦副教授、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翁士恒副教授、佛光大学心理学系林文瑛教授、周蔚伦副教授、佛教学系陈一标教授、林欣仪助理教授、曾稚棉助理教授等社群师生22人与会。
会上说明本学期的计画重点,乃在共读《大乘起信论》以开出有别于本体论之诠释;探讨佛教学院行门教育之实施方法和理论;透过跨领域合作集注,编纂一部《起信论》的佛教与心理学对照辞典。接着介绍七项子计画与四场讲座主题。八次的社群活动与《起信论》读书会结合,运用法鼓文理学院数码典藏组「DEDU对读文本制作工具」,对照《起信论》异译本,并列呈现社群成员各自对经文的理解。
随后,聚焦《起信论》中的摩诃衍、五门修行、见真如、无分别等概念,从修行的心理经验视角加以阐释。
讨论中指出,将「真如」解释成能生万法的真心本体,会与佛教「缘起性空」立场龃龉。如能了解《起信论》所说的大乘(摩诃衍)之「法」是指「众生心」,众生的心理活动摆荡在受苦经验以及为了离苦而驱动的修行经验之间,亦即在世间与出世间来回行动,即是摩诃衍义。而真如就是修行过程本身,是因不断消解自我——「舍」之实践而获致的经验。此体验并不是作为客观对象由认识而得,也不是超越身心生灭过程之外的更高之本体。
关于「舍」,《起信论》谈「五门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的修行重点即在舍掉自我,而非在执取某一道德相;真如便是日常生活中可体验到的「去执」经验,也是「随顺得入真如三昧」之意。
再者,「见真如」是「如其所是」的体验,洞察到事物会受特定的关系脉络影响而这般呈现,也就是受「假名」所限。进而能证得「一切法空」而达「无我」,乃至不执取长短方圆或生死涅槃等相而达「无相」。
当「见真如」时,行动主体的存在状态便会转化,以唯识学术语即是指「转识成智」,此智是「无分别智」。关于「无分别」,也触及其与一个婴儿常表现出的「未分别」状态异同的讨论。
相较于声闻乘,大乘更彻底反省了佛教的伦理性和「语言」的限制。因为即使是出世间法,也会因其本质是语言而有遮蔽性,是以大乘连「涅槃」、「空」等也指出都是「假名」。
但在心理治疗立场「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心理师的「修行」,要紧紧依着个案的语言去深入其境,关键更是要摆脱会带入自身情境的心理师自己的语言名相,亦即抽离由一套固定化了的语言所建构的现实次序,以便纯粹地理解个案的世界,观看个案显现其自己的构成(constituting)过程。这时的理解,便不是一种语言推论,而是经验性的。于是反省佛教传统讲的止观之「观」,应也不单只是语言推理的过程,而是观照自己与众生之间的关系脉络。


311571675_194125322978274_6891674298965740510_n
政治大学哲学系李维伦教授以现象学还原观点与催眠实验,为《起信论》开出新颖解读。

311235701_194125422978264_4730599623308350309_n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佛教学与心理学跨领域」研究计画于111学年迈入第三年。图为第一次学术社群活动。



311596923_194125596311580_6273499683082510021_n
第一次学术社群活动由总计画主持人暨佛光大学佛教学系郭朝顺教授引言。



309997045_194125359644937_8674238232382354635_n
佛光大学佛教学系陈一标教授(右)以其深厚的唯识学学养,深刻分析《起信论》名相与思想。
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翁士恒副教授(左)将婴儿的心智发展历程带入讨论。



310021675_194125449644928_2870734118031746944_n
左一为佛光大学心理学系周蔚伦副教授。


310265730_194125619644911_4943395425917541399_n
中间为佛光大学佛教学系曾稚棉助理教授。


309468079_194125386311601_8244196295782780532_n
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彭荣邦副教授(右)以精神分析视角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