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系研究生學會「微講談」講座:學術期刊投稿免擔憂:郭朝順教授分享審查要點與應對策略

  • 2025-04-18
  • buddhist網站管理員
LINE_ALBUM_第二場微講談_250422_5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研究生學會於113學年度第2學期的第二場「微講談」,於4月17日晚間以線上形式舉行。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到經驗豐富的郭朝順教授,分享其擔任學術期刊評審委員的心得,旨在幫助學生們深入了解期刊投稿的細節,減輕對投稿過程的擔憂。
講座中,郭教授首先介紹了2023年哲學學門核心期刊的相關資訊,並闡釋了辨別學術期刊所需具備的一般條件,例如公開徵稿、評審委員會等。接著,郭教授詳細說明了一般期刊的審核程序,包括初審、外審、編輯會議決審以及審查結果四等制。

郭教授也提到,期刊審查過程中存在許多變數 。他舉例說明,核心期刊與非核心期刊的評量標準有所不同,核心期刊通常採取更為嚴格的審查態度;此外,不同期刊對論文的要求也各有側重,有的偏好嚴謹細緻的論述,有的則鼓勵大膽創新的觀點。
針對審查委員是否接受審查委託,郭教授提出了四項主要的考量因素:其一,題目是否有新意;其二,論題是否符合審者專業;其三,論文摘要論文是否清晰交代全文的主要論述;其四,論文摘要能否呈現文章所可能含蘊的學術價值。
LINE_ALBUM_第二場微講談_250422_2在談到如何應對審查意見時,郭教授建議,收到大量修改意見時,作者應保持積極態度,這意味著論文有完善的潛力。面對審查意見,作者應仔細閱讀並理性分析,避免因退稿或修改要求而沮喪。對於合理的修改建議,應虛心接受;若有異議,則需提出充分理由說明。無論是否修改,都應回應每條意見。
此外,郭教授也提醒,審查意見也有可能不夠嚴謹,例如,批評未引用某學者論文或外文文獻,但作者認為該論文關聯不大,或文中已有相關文獻。遇到這種情況,作者應委婉且明確地回應,這些回應將提供給編委會,由其判斷是否合理。

總結郭朝順教授的分享,本次講座不僅讓佛教學系的研究生們對學術期刊的審查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提供了實用的投稿策略與應對審查意見的方法。相信透過這次講座,學生們對於學術投稿將更有信心,在學術道路上也能走得更加順利。☘️
LINE_ALBUM_第二場微講談_250422_1  LINE_ALBUM_第二場微講談_250422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