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順教授《華嚴鏡映哲學》新書發表 樹新華嚴史觀與實踐哲學

  • 2024-05-31
  • buddhist網站管理員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與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於2024年5月31日下午2時假「哲思書棧」共同舉行《華嚴鏡映哲學──《華嚴經》覺悟經驗的詮釋與開展》新書發表會,由該書作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郭朝順擔任主講人,由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臺南社區大學校長林朝成主持,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周大興、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康特(Hans-Rudolf Kantor)、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嚴瑋泓與談。約40名嘉賓與會。IMG_5837

郭朝順教授從四個角度提挈本書觀點:一、《華嚴經》是敘事者置身覺悟經驗,觀照世間萬物的存有乃互為緣起、相即相入,強調緣起的具體圖景,與早前佛教側重從緣起分析到無我性空的知識性徑路有所不同。二、覺悟經驗所觀看的世間為光明遍照,眾生皆朝向離苦之價值而行,各自有其解脫程序而不限於印度釋迦佛所說,隱含普世宗教精神。三、華嚴宗諸祖對《華嚴經》和前賢注疏不斷進行詮釋,詮釋也重重相映。四、實踐論上,《華嚴經》主要篇幅在講菩薩行,依此逐步得致覺悟,經歷根本智到後得智、最後迴向人間的過程;另方面從「初即後」與「一即一切」角度,則消解了菩薩行的次第行步性,是跳脫語言概念與知識命題的圓沌的實踐經驗;最後,若能觀照自己與眾生互為緣起、緊密相關,就能生發慈悲。
主持人林朝成教授指出本書有三個意義:一、佛教哲學常關注論典,而非理論性較弱的經典,本書卻能別開蹊徑,吟味出《華嚴經》深刻的哲學意涵;二、跳開對《華嚴經》賦予形上學、心性本體論的解讀,及被宗密影響下以禪攝教的傳統華嚴思想史觀,本書指出另一個理解華嚴宗的發展脈絡;三、完善地提出華嚴哲學的實踐面,而非僅止於形上學理論。
周大興教授讚譽此書是對當代華嚴學的更新之作,並表示自己與郭教授從大學到博士班都是同窗,一起向李志夫教授問學,自課《華嚴經》八十卷本與杜順、宗密等華嚴學著述,當時就不解華嚴宗與《華嚴經》的關係,以及宗密的思想定位。關於本書主張對《華嚴經》的解讀可把實踐哲學優位於形上學,但這兩系統間的層次關係還有待釐清,甚至彼此也存在「鏡映」關係?而道家莊子思想是否稱得上是「華嚴宗式的圓教」?DSC06112-2
康特教授表示,從哲學來看,本書以「鏡映哲學」為名,與華嚴傳統思想中的相即、相非、相入、相捨、相隱、相顯、存亡等概念互相輝映。從佛學來看,本書關涉了三個重要課題:一、本書以法藏的立場反省清辨、護法的空有之辯;二、指出華嚴心識說與止觀的問題,諸如行解如一、圓頓止觀、一心三觀、不須二念等;三、北宋以後華嚴、天臺有關「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與「理具隨緣」、「別理隨緣」的討論。
嚴瑋泓教授舉出此書的四點貢獻:一、創新的詮釋,強調覺悟經驗面與鏡映哲學;二、釐清近代對華嚴思想的理解如何受「效果歷史」影響;三、立足禪觀實踐哲學,消解由存有論會引發的基體論疑慮;四、建構華嚴實踐論,貢獻現代菩薩道理論。本書跳脫傳統習慣從大乘佛教理解華嚴的窠臼,改從「如何不離世間而得出世」的佛教基源問題而將華嚴學連結早期佛教,並深化「圓融」內涵。之後就存有論、詮釋學、實踐論三個角度向作者提問,如問「無情」在覺悟經驗或菩薩行當中扮演的角色。
與談人和郭教授展開熱情切磋。現場亦有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蘇南望傑、簡汝恩等本校教職員生和校外人士,問答交流相當熱絡。
「哲思書棧」為宜蘭礁溪的二手書店,棧長為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理事長、前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呂健吉。呂老師從小懷著書店夢,退休後經營二手書店,展出收藏多年的戲院海報、黑膠唱片、郵票、玩具等懷舊商品,書店兼具展覽、講座、音樂沙龍、電影巡迴映演、說書等功能,提供與顧客對話的哲學空間;並經營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哲學巨擘勞思光教授的語錄,默默耕耘礁溪的人文風景。

IMG_5956   R0000025_0   IMG_5984   4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