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星雲大師的行佛人生—佛教學院郭朝順院長

  • 2023-02-08
  • buddhist網站管理員
文 /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 郭朝順院長

「比拜佛、求佛、信佛更上一層的,那就是『行佛』。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任何時候都能自動自發,覺照現前所行是否清淨,並藉由佛心把自己本具的寶藏開發出來。」—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由於與佛光山和星雲大師結緣得晚,第一次去佛光山的道場,同時也得以近距離接觸大師的地點,不是在高雄,而是在大師的祖庭宜興大覺寺,那是因為受邀出席「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時間是2014年3月底。
記得當時大覺寺雖規模大致初具,但還有許多設施,例如白塔,尚未完成。大覺寺的兩天學術活動中,有緣聽聞大師開示,也蒙大師接見。和一般學術活動最大的不同,是由整個會議的貼心規劃與活動接待,還有大師對學者們的親切態度,處處感受到了佛光山的宗風。 佛光山的宗風,若一言以蔽之,可以大師曾說過「給的哲學」作為代表。

印象中的佛光道場總是巍峨華貴,然而理解了「給的哲學」後,才知道這是布施攝受眾生的方便法門,因為大師總是希望將最好的事物分享給眾人,讓眾人可以身心安頓,進而心生歡喜地親近、接受佛法。
大師對「給的哲學」歸納出幾個要點,這便是佛光人皆能琅琅上口的「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些原則看來簡單,但要做到如星雲大師那樣的親切自在,且令人感受到真誠的關心因而心生歡喜,便是行佛的工夫。尤當我轉任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後,我才更深切地了解到,三好四給不是教條與口號,而是因為大師的身體力行,數輩徒眾的恪遵實踐,這才開創出佛光教團的宗風。「給的哲學」不是高高在上的施捨,而是謙遜歡喜的奉施,是將眾生當成佛陀一般來供養,並以布施眾生的方式來供養諸佛。這完全符應《華嚴經・十地品》之「歡喜地」的精神:「念令眾生得利益,故生歡喜。⋯⋯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

剛到佛光大學時,屢屢聽聞萬金川院長 提及,來到佛教學系教書後,看到許多學生因為 佛教教育帶來生命與習性轉變,真正感受到教育的希望與價值,這是以往在其他學校教書所未曾經驗,但卻是在佛教學系一直持續在發生的事。依我的觀察,這些改變並不是直接來自我們課堂上的學術訓練,而是兩位生活導師手把手地教導,種種關於生活及做人做事的規矩,實際體現親切、關懷他人的存心與行動,這些都是 承自大師而來的行佛工夫;至於學術訓練則是讓學生明白這些工夫與佛法之間的關係與淵源,堅定學生對佛法實踐的信心。

大師特別關心佛教學系,佛教學系所獲得的教育資源特別得天獨厚,他每來佛光大學必來佛教學系,即便後來身體不好沒法過來,每年也總是都會送來上好的蘋果 給每位師生,祝福師生平安。2018年由萬金川院長率領全系教職同仁回山,進行共識營活動,蒙大師接見並各贈一筆字一幅。我記得我當時曾經向大師提問:我們能為大師作些什麼以為回報?大師說:好好辦教育就行。大師對自己的生死早就不縈於懷,但只一心一意關心信眾的幸福以及教育,他生前遺囑即說:「最後我所掛念的,除了信眾的幸福安樂,要重視世界各地辦的大學,這也是我們的根本;山上的大眾,尤其叢林學院的師生,他們未來都是佛光山菩提種子,要他們健全、發心,人間佛教才能長久與天地同在,與大眾共存。」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精神,簡言之,即是以佛法的正見作為基礎,實現人間的平等、幸福與安樂。其要點並不是這個思想可以講得多高妙,而是能否被真誠地實踐,因為人人自覺行佛,才能真正利益人間,實現人間淨土。大師雖已捨報圓寂,但他所交付的自覺覺他的教育任務,正是佛教學系的每位師生,乃至每位他的信眾,所應持續奉行的實踐行動。


2018
2018.1.21-22佛教學系教師共識營-大師贈字並與佛教學系教師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