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佛教學系碩士班 #胡欣玓 報導
7月22日,由佛光大學佛教學院主辦的「2025 #暑期寺志撰寫工作坊」於佛光大學正式揭幕。自2022年起,佛光大學已成功舉辦三屆寺志撰寫課程,包含兩次進階班,透過系統化課程訓練,致力於培育具備專業素養的寺志撰寫人才。多位學員已將所學實際應用於寺志撰寫,成效斐然。
本屆課程設計涵蓋「#佛寺志撰寫概說」、「#宗教學概說」、「#近世中國佛寺經濟」、「#臺灣佛教史」、「#田調與口述」及「3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等六大主題,內容多元紮實,兼具理論與實務,並引介宗教學與佛寺經濟等獨特面向,協助學員理解佛教信仰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
開幕式於當日上午8時30分舉行,由計畫主持人 #闞正宗 教授致詞揭開序幕。闞正宗表示,本次培訓聚焦於加深學員對台灣佛教歷史的理解,並強調「寺志撰寫」在保存寺院發展脈絡與宗教文化中的實務價值。更指出,近年帶領佛光大學學生深入宜蘭地區,進行佛寺調查與口述記錄,已完成三冊《宜蘭縣佛寺志》,第四冊也即將出版,期望填補地方佛教史的研究空白。
他也強調,希望課程能在輕鬆氛圍中進行,鼓勵提問、深化理解。並感謝多位學員持續參與課程,展現對寺志撰寫工作的長期投入。他進一步說明:「一個人力量有限,唯有 #群體協作,才能推動佛教文化的記錄與傳承。」
本次授課師資陣容堅強,除闞正宗教授外,尚有佛光大學助理教授 #簡瑞瑤、#郭鳳妍,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俞明仁,以及玄奘大學榮譽客座教授 #侯坤宏,共同為學員帶來一系列精闢課程。課程回歸基礎,延續「為自己的寺院寫歷史」的宗旨,安排為期四日的密集訓練。除吸引來自台灣北中南及東部地區學員參與,更有多位來自日本及韓國的跨國學術訪客共襄盛舉,包括來自東海大學日文系副教授、法鼓文理學院的訪問學人,以及從事佛教翻譯與研究的獨立學者。
上午8時50分,開幕式圓滿落幕,全體學員移師佛教學院圖書館合影留念。隨後即展開首場課程,正式啟動為期四日的深度學習。
拓展寺志視野:佛光大學暑期寺志撰寫工作坊聚集海內外學員
佛光大學 佛教學院/佛教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