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安贝卡佛教?」-Jon Keune 教授主讲「The Challenge of Defining Ambedkar Buddhism」

  • 2022-10-14
  • buddhist网站管理员
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佛教教学工作坊」系列专题演讲,20221013日邀请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宗教学系Jon Keune(高以瀚)副教授以全英文演讲「The Challenge of Defining Ambedkar Buddhism」,佛教研究中心执行秘书林欣仪助理教授主持,由佛教学系郑维仪主任担任现场即时口译,共有佛教学系及宗教学系师生四十馀人与会。

「什么是安贝卡佛教?」
高以瀚教授于本次演讲中透过「历史背景脉络」、「安贝卡生平介绍」、「如何定义安贝卡佛教」,及「进一步的思考」等四个重点进行说明与探讨。首先阐述安贝卡佛教形成以前印度社会的历史背景,人种多元繁杂、严守种姓制度,及在其地理位置、殖民统治及宗教传播等多个条件下,十九世纪末一些改革运动逐渐兴起。有「印度宪法之父」之称的安贝卡博士也在此时带领大量的追随者皈依佛教,是安贝卡佛教形成的起点。

其次介绍了安贝卡的生平经历及他所提出的「二十二愿(22 Vows)」及其着作 “Buddha & the Future of His Dhamma” 的内容概要。然而,现如今信仰安贝卡佛教的群体中,仍能看见具有穷困、教育程度不高、组织不严密等特色。接着高以瀚教授出提本次演讲的重点「如何定义安贝卡佛教」与与会师长、同学共同讨论。

现场有来自印度、孟加拉、美国、马来西亚、香港及台湾等地的学生前来听讲,席间也与高以瀚老师交流对谈,分享他自己对安贝卡佛教的理解或提出疑问,会后也有深度交流,现场相当热络。

为什么安贝卡佛教如此难以定义?
来自印度的乘闻法师认为因为安贝卡超越了声闻乘、菩萨乘与金刚乘,而是创造自己的新佛法的法轮,也就是新的乘。他存有使命与目的,为了让所有不同种姓阶级的人都变得平等,开始尝试改革印度教的阶级制度,但是后来发现阶级乃是印度教的核心价值,根深蒂固无法撼动后,开始检视、找寻过世界上许多不同的宗教,最终选择皈依倡导众生平等的佛教来完成他的使命。

同样来自印度的Sudarshana认为佛教与他的使命相契合,而且透过佛教的管道来实现他的改革,来改革印度的社会现象。安贝卡重视教育,希望透过教育来改善低种性人的生活,并透过提供奖学金鼓励人就学,虽然他在世时没有完成,但他的信众继承并推动他的遗愿。
       
PBM是一个延伸安贝卡的思想的佛教机构。安贝卡博士创造一个新的传承,也创造了自己的典籍。高教授则问,何时需要定义安贝卡佛教?当他的信众和别人沟通时就很重要,而这也跟该社群在Nagpur当地与台湾人和日本人的连结有关系。人们还在试图理解安贝卡佛教究竟是什么。例如,日本的日莲宗有跟安贝卡接触。

进一步的思考
高教授认为我们应该思考究竟什么是佛教、宗教与灵性,不同社群和时空环境都有各自的发展背景、历史、与使命。随着时间,我们也需要新的思维与思考方式,而非被框在「宗教」这个十九世纪的框架中,而安贝卡佛教非传统的做法也引人省思,让我们用更宽阔的视角来思考佛教究竟是甚么。

高教授在最后说明他是以学术的角度来研究安贝卡思想,而非以单一的角度来看,讲演结束后陆续同学也提出许多问题,企图更加了解安贝卡佛教。最后林欣仪老师以「或许我们有的只是各式各样的佛教徒,而没有一个所谓标准单一的佛教」来总结整场讨论,至此讲演圆满结束。


0D58BB91-9D12-4CB7-B54D-28356B737388
Jon Keune(高以瀚)教授以全英文演讲。


LINE_ALBUM_1013 佛教教学01_221013_5

CF9FE5E9-1C57-42D9-AF4D-CC0EFF208DD8
吸引佛光大学佛教学系、宗教学系师生共襄盛举。


27B13288-AB7A-45E4-81B9-3377DC7FDED9
会后讲师与同学热烈讨论。

7713529A-1E02-4C86-8850-5B57A6EBA1E1
Jon Keune(高以瀚)教授与佛光大学教学系五位来自印度的法师交流。

224AAF6D-2068-4E21-BF96-08D40762327D
中心林欣仪执行秘书致赠结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