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系研究生学会「微讲谈」讲座:秦淮古刹烟霞中 南京南朝历史寺院考察分享

  • 2025-03-19
  • buddhist网站管理员
佛光大学佛教学系研究生学会于113学年度第2学期的首场「微讲谈」,于3月19日晚间在N202教室举行。尽管寒流来袭,仍有多位研究生前来聆听。此次讲题为「一种风流吾最爱  秦淮古刹烟霞中——走进南朝四百八十寺」,特邀来自南京鸡鸣寺法师、江苏省同泰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的博士班慧法学长介绍南朝佛教与南京寺院。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慧法法师引用杜牧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句来引出六朝着名佛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不仅历史悠久,更拥有丰富佛教圣地,法师先以图解方式介绍南北朝历史背景,并说明当时建业(今南京)佛寺分布。本次讲座聚焦六朝繁盛,至今仍然重要的南京寺院:江南佛教之始的建初寺(大报恩寺)、南朝首刹同泰寺(鸡鸣寺)以及三论祖庭栖霞寺。

建初寺为东吴赤乌十年(248)吴主孙权被康僧佛法所感而建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寺中起阿育王塔供奉舍利。东晋建康战乱,建初寺和阿育王塔不幸被毁,但为了延续香火,建初寺不久后重建,寺名改为「长干寺」。六朝灭亡后,建康沦为地方城市,蒋州(隋)和昇州(唐)的位置发生了变动,南郊长干寺的位置却基本确定。宋代改为天禧寺,元代改为慈恩旌忠教寺,明代则改为大报恩寺。

栖霞寺为三论宗祖庭,寺内有唐碑、隋塔、千佛崖为三绝。其中,《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由唐高宗李治题写,极具历史价值。隋唐则是隋文帝仁寿舍利塔之一(现存石塔系五代时期南唐重建,为五级八面密檐式塔),千佛岩则是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的,现存佛像515尊。

最后,法师介绍同泰寺(今鸡鸣寺),同泰寺作为梁武帝敕建的皇家寺院,不仅曾四次舍身于此,更于此讲经风气,启建梁皇宝忏、盂兰盆斋等仪式,制定《断酒肉文》,开启汉传佛教素食缘起。「鸡鸣」则是明朝再次定都南京后,朱元璋为了勉励寺旁国子监学生能够闻鸡起舞而改。

本场讲座内容丰富,结合历史与研究,让听众对南朝佛教有更深入理解。微讲谈成功举办,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亦激发更多研究生同学对佛教历史与论文写作的兴趣。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