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期初全院集合 郭朝顺院长勉励话语
2023/ 03 /01
大师圆寂后,我写了一篇追思短文,提到我对大师所创立的佛光山宗风,可以用「给的哲学」一词来代表。在此,想再略说一下,说说大师「给」的波罗蜜行。
大家都知道,波罗蜜(pāramitā)意译是「度」的意思,六度波罗密便是菩萨修行用以自度度人的修行方式。然则波罗蜜行的基本特色,从《六度集经》这类谈释迦佛本生的经典来看,可以归纳出一个特色,就是:忘我舍身、毫无保留地实践。从大师一生的实践来看,我们便可以说,大师所修的,便是「给」的波罗蜜行。
我这几年特别专心在《华严》思想的研究上,《华严经》有个有名的说法「一即一切」,这个说法又可以用「行满成就」来解释。人的一生作好一件事就有功德,而修行者一生即使只修行一个法门,但当这个法门修到圆满极致时,他也能够依此成就解脱。具体的经证,便如《华严经》善财童子所参的各个善知识。这些善知识,每个人都由一门通向解脱,他们有修观海、治理国家、学习世间技艺,甚至也有专研爱情的。
至于星云大师所修的,依我看来即是「给」的法门。大家都能琅琅上口的「三好四给」,便是「给」的修錬心法。三好:「存好心、说好话、作好事」,是由身语意的净化入手。有了这个基础后,便以「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方便」这四给,作为「给」的实施原则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如果我们能深切体会,并时时留意,怎样才能令人有希望、令人心生欢喜、令人产生信心、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方便手段,才得以令人获得「希望、欢喜与信心」时,这时你也就是在学习大师的「给」的波罗蜜行了。
大师的弘法之所以能够接引全球的信徒,会被无数徒众感念,创建无数道场,建立了这么多学校,正是因为他虚己以立人,无我无私地「给」,而最重要的「给」,便是他给了无数弟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师因为自己的失学,故能深切了解「教育」是令人拥有「希望、欢喜与信心」的最重要「方便」。正因大师「给」了这么多学习的机会,诸位现在才能在此接受正规、严格而完整的佛学教育,佛教学院也才能有今天师资、图书、设备如此完备的规模。
所以,修行的重点,不在法门高深复杂,而是重在能否一直禀持着利众之善心持续地实践,并由一法通向一切诸法,实现大众的圆满,如此一来便可以行满成就。期待学院的所有同学,既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或者效法大师的法门,且能一生真诚实践,将自我的成就融入大众的成就之中,如此必可令大师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