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学佛教学系「佛教行持」课程,特敦请现任佛陀纪念馆园艺组慧法法师,长年致力于丛林作务与修行实践,与同学分享多年丛林修行的经验与心得,主题为「作务中的修行」。
慧法法师出家以来历练丰富,曾任台南监狱明德戒治分监宗教辅导师十年,后调回佛光山,于云居楼担任典座五年、服务禅堂数年,并长年投入佛馆园艺工作,至今已逾十载。从监狱弘法到典座煮菜、再到一花一草的照顾,法师的人生历程正是作务修行的具体实践。
课堂中,法师以「禅门作务」的历史脉络为开端,讲述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以及过去祖师大德如慧能、临济、香巖等人皆曾任「饭头」「桶头」「田头」等岗位,从劳动中修养德行、磨炼心志。作务不是苦工,而是实践佛法、护持僧团、圆满人格的修行之道。
法师更以自身于云居楼典座的经验勉励同学,刚开始虽因不熟悉厨务而闹出不少笑话,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愿力,不仅改进菜色,也立愿「让不过堂的人回来过堂」,展现了修行人面对挑战不退转的精神。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法师引用禅门偈语指出,禅宗重视生活中的体会,无论扫地、煮饭、挑水,皆可成为修行的道场。作务中的每一个动作,若能带着正念与利他之心,即是菩萨行的实践。
最后,慧法法师以星云大师的行谊为榜样,强调「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的重要,并鼓励同学们珍惜在校的修行生活,从每一场出坡、每一次作务中,培养谦卑、精进与慈悲,真正将佛法落实于日常生活中,走上稳健的修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