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佛光大學研究生佛學論文發表會 圓滿 

  • 2023-04-25
  • buddhist網站管理員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研究生學會於2023年4月25日雲水軒舉行「佛光大學研究生佛學論文發表會」,70名嘉賓雲集。🏀
開幕式上,佛教學院 郭朝順院長勉勵同學多撰寫論文,「無論是清楚表述觀點或捍衛觀點,都是同學進步的良機。」並肯定研究生學會策劃發表會的用心,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發表會可促進研究生彼此交流,擴大學術人脈與資源互享的機會。
佛教學系 林欣儀 教授表示,一場發表會濃縮了一個學者生涯的必備過程,即從學術報告、交流討論到把論文正式修改刊登;而發表會上的優良論文有機會獲刊在《佛光學報》。

研究生學會會長 釋知文 分享道,在發表會可以學習分析老師講評的內容會因不同的知識背景而異;聆聽台上台下交流辯論時,不能眼見為憑,是訓練獨立判斷與思考的機會。期許每年都能和同學共襄盛舉發表會,培養院內學術風氣。🏀
發表的五位同學中,三位博士生來自佛光大學佛教學系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兩位為佛光大學佛教學系中文班與英文班碩士生。論文主題圍繞隋代智顗(538-597)、宋代贊寧(919-1001)、佛果圓悟(1063-1135)、民國章嘉(1890-1957)、星雲大師(1927-2023)等佛教祖師大德之思想、著述與行儀,展示版本文獻、歷史、思想等研究方法與材料。🏀

擔任講評的師長背景,構成發表會一大看點,包括:美國史丹佛大學宗教系暨何鴻毅家族基金佛教研究講座教授 John H. Kieschnick(柯嘉豪)、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暨胡佛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 林孝庭 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 劉家幸 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 闞正宗 教授與 曾稚棉 教授等。
講評內容鉅細靡遺。劉家幸老師提到,要從三方面為論文定位:一、言人所未言,研究學界還沒討論到的問題;二、翻案之言,針對學界的定見,運用新材料新方法加以翻案;三、言人所言,是碩士學位論文常見徑路,雖只是整理他人的研究成果,仍有學術價值,透過脈絡化地回顧前人研究有助於未來想探手此域的學者接續談新問題。🏀

郭朝順教授並以 織布 為喻,論文寫作不在求盡可能地網羅所有相關資料,而是以問題為中心地安排資料,「好比編織一匹布時要設計花紋,而不是把所有材料拼上去以求一完整,卻看不出所要表達的核心概念。」
至於做 佛教義學研究 時,要留意兩個路線:一、歷史 研究路線,如某個思想出現的先後順序、著述作者的真偽等問題;二、思想研究路線,即根據文本義理,釐清某一概念如何被運用,如《法華經》沒有「佛性」一詞,一般人卻常把此經歸類為佛性思想,這就構成了問題點,「不是漢傳佛教傳統盛傳什麼說法,你做研究時就跟著怎麼講;要釐清其成因與演變。」🏀
此外,講評的師長為論文提供其他角度深入思考;或提醒在梳理歷史背景時,應扣緊問題意識與主題;探討某現象的因素時,要將時代背景、祖師大德的撰著體例限制等其他可能原因考慮在內;留意重要且最新的國內外研究或一手材料;製作表格不能只在整理資料,而是也要交代其重點與意義;乃至論文題目的表現方式、繁簡字與遣詞用句等問題。🏀

同學表示 受益匪淺:「老師的點評,對推進論文寫作幫助很大!」「論文題目不要太廣太大,而是要有問題性。」「見識到內容多樣的論文,老師給的建議細緻到涉及格式上的提醒,很實用!」「學到一些課堂上所沒有的學術發表或撰寫經驗。」
還有來自佛教學系香港專班的碩士生分享道:「從同學的發表及老師的點評獲益良多,對我今後的論文寫作起到很好的警示和借鑑作用。」


347858612_795333885642483_3023759228804799274_n

348217269_632636825552806_7411090097746976543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