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為身到以戒為體」工作坊前導活動圓滿

  • 2023-12-22
  • buddhist網站管理員

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為準備在下學期舉行「從語言為身到以戒為體——佛教與心理療癒」工作坊,故先於2023年12月22日佛光大學雲水軒舉行前導活動,邀集心理學、佛教學者磨合對該主題的想法,以便使討論向下紮根、推進研究進展,約50名師生與會。

關於主題設定的構想:「語言為身」指唯識學所談的,一個有情眾生的「身」是由「名言種子」積聚而成;「以戒為體」一詞則是源自佛教的「戒體」概念。如何從「語言」所形成的業力之身轉變成具有「戒體」的存有者?對此議題,除了佛教本身有待建立一套論述,也為了跳脫佛教在傳統術語裡自說自話的困境、並轉譯為能令現代人能理解的方式,故引進心理學、現象學、精神分析等其他學科知識與實踐經驗,以釐清佛教主張藉由持戒來淨化業習之身的理論與機制。
本次活動討論主題分為「以語言為身」與「以戒為體」兩大類,每一類主題都有心理學與佛教學者各自從理論面與案例解析,進行探討。
與談的心理學學者,依序為: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暨臺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李維倫教授,報告「語言與身體的形成:現象學觀點」,談「我們如何活進世界成為一個『我』」;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彭榮邦副教授報告「精神分析中的聆聽」;臺北市立大學諮商與心理學系翁士恆副教授報告「未能成形的超我:精神分析所返抵的現實之難」。
與談的佛教學學者則來自佛光大學佛教學系,依序為:計畫發起人——郭朝順教授報告「積聚與離散:論『身體』的形成與轉化」;簡汝恩助理教授報告「由假說『我』、『法』:唯識學中的語言、認識與世間」;陳一標教授報告「說一切有部與唯識學派對戒體的不同解釋」。
最後,針對「持戒行動練習教學方案」,邀請 (前)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林文瑛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共同切磋。林文瑛教授分享「以實踐為本的德行教育——『三好MVP品德課程』」;妙凡法師則從其過去在佛學院領略「說『是』的修行」,闡述「戒的修行:生命的進化與淨化」。

預計於20245月之際舉行正式的工作坊或研討會,敬請拭目以待。

1學者、師生、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