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的二元性:其祆教根源與佛教及早期基督宗教之交涉」講座

簡汝恩老師邀請比利時列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Hamid Moein Z.以「摩尼教的二元性:其祆教根源與佛教及早期基督宗教之交涉」為名,在1129日下午1點至3點於雲水軒205教室進行演講。10位同學參與,1位香港專班同學線上參與,現場提問熱烈。
Dr. Moein是歷史語言學家,其主要研究領域為祆教及其相關宗教歷史。現為比利時列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本講座簡要講解了摩尼教與基督宗教的交涉關係,闡述了摩尼教傳播路徑,為同學打開不同的學習視野。Dr. Moein先從摩尼教的背景:摩尼教的成立時間、教義、宇宙觀——開始講述,指出摩尼教的根本教義認為「光明與黑暗組成了宇宙」,而創教教主的摩尼是光明的使者。
Dr. Moein再講解了摩尼與原始基督宗教的關係。Elcesaites是原始基督宗教的信仰團體,尊崇約翰受洗者,並以斷食、苦行進行宗教實踐。摩尼的父親是Elcesaites的信徒,摩尼曾跟隨父親進入早期基督信仰社群。這也是在西方的摩尼教之所以擁有基督宗教的因子之原因。摩尼24歲後離開泰西封(靠近巴格達),往當時的印度河流域(即現在的巴基斯坦),也是在此,他接觸了佛教,並將其融入摩尼教中。

摩尼教雖於唐代以前就從新疆絲路進入了中國,但是在武則天時期才真正進入了宮廷,此時的摩尼教傳教士稱摩尼是「光之佛」,又在遭到當時佛教徒批評時而被唐玄宗傳召時,改稱摩尼為老子再世。摩尼教再唐武宗時期被完全地驅逐。宋代時摩尼教因身穿白色不合乎風土,而且受白蓮教利用,被冠以「吃菜祀魔」的名稱,很多教徒被處決,文獻也被大量燒毀,所以摩尼教雖在華盛極一時但沒有留下文獻。

Dr. Moein最後展示一圖表示,現在還留存的最後一個摩尼教寺廟只剩下福建的「草庵」。從廟宇外觀形象與佛寺並無差異,因此不易被識別。
講座內容豐富且有趣,來自不同國家及班級同學們,在講座期間紛紛踴躍提問,如乘聞法師從語言學角度討論宗教人物的名稱來源等等,為本講座增添互動性。

 S__2507071 S__14172253 S__14172254
poster